五月初夏,青翠繁茂。为贯彻落实市区人才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个十百千万”青年学子看青山系列活动,5月13日,钢花村街道111社区联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志愿者团队和共建单位钢城第十九小学开展“工业之光点亮旧社区”送文化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武汉大学少数民族和马来西亚侨胞学生参与。
追忆峥嵘岁月,工业遗产连连看
一根早已冷却的烟囱,曾是工业化历程中骄傲的象征;一块锈迹斑斑的铁板,藏有几代人汗与火的记忆。时光流转,产业更迭,许多“老房老厂”完成了历史使命,早已沉寂,但那里的车间机床、一物一件,仍记录着波澜壮阔的时代故事,是非常珍贵的工业遗产。
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和社区居民通过“我们一起来分类、宾果派对——我见过的关于工业的事物、我在现场、工业遗产连连看”四个小游戏,重温工业时代的光辉岁月。
在“工业遗产连连看”这一游戏环节中,小朋友们经过对老工业区遗址翻新改造的前后对比,将工业遗址留影与现代工业区建成照片匹配。参与游戏可获得一枚贴纸,正确即可获得两枚贴纸,全部正确可获得三枚贴纸,后续可凭借贴纸兑换奖品,还可以听志愿者讲解遗址背后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以加深小朋友们对工业遗产改造保护的理解。
焕发工业之光,绘制新工业蓝图
在新时代,工业文明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石之一。为焕发工业之光,志愿者团队邀请钢城第十九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拿起画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印有汉阳铁厂新貌的绘画版面上,描绘自己想象中的新工业建设的模样。
小朋友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想要在版面上画下自己对未来的一份期待,画面中,有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现代工业建筑,也有碧云蓝天、环境优美的现代工业社区,绘制结束后,小朋友们在版面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也将一份热忱与信仰留在了这里。
游戏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对工业文明产生了新的理解,也在实践中将新时代工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促进实践养成,点亮老旧小区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加入了111社区环境清理工作。志愿者们奔忙在社区各个居民楼楼道间,用铲子、刷子等工具将小广告一张张清除。经过志愿者和社区党群干部的共同努力,楼道焕然一新。
此次送文化进社区活动为建成30多年的111社区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让亲身经历武钢变迁的武钢子弟重温了工业时代的光辉岁月,诠释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和钢铁产业的历史渊源。111社区党委聚焦“学子看青山 一起向未来”主题,加强与高校对接联系,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引导青年学子进社区开展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接下来,111社区将会持续开展送文化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充实社区文化活动,激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来源:钢花村街道111社区
编辑:黄甜
初审:胡贝贝
复审:赵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6xxxf97xtvPLAkR3TKY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