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煜煊等:把团扇送进东湖景区联合社区
发布时间:2023-07-06 浏览数:216

小组成员:龚煜煊 岳双 潘雅芳 徐雨萌 何源源 吴雅雯 杨子怡 KIMYUBIN 钟雨庭 王冰语 

5.18号上午,我们所有小组成员一起出发,去了武汉市东湖风景区联合社区进行社区文化实践活动。在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社区文化负责人以及社区居民的支持与配合下,我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将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以及汇报居民们的活动反响和小组成员们的心得收获。

一、社区历史

联合社区成立于 1976年,东至武钢六号门,西至和平乡白马洲村,南至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落雁社区,北至厂前铁烙山,属于城郊混合型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东湖风景区青王路铁铺岭渗渔教1号。

辖区面积约 16 平方公里,其地域分布在原和平乡联合片七个自然行政村,15 个居民小组分布在 7个自然行政村的 48 个自然村湾内。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共计 13 人,其中社区两委班子 6人。辖区户籍共 1302 户,户籍人口 2250 人,流动人口约 3000多人。辖区内村湾面积较大、道路较窄、房屋老旧,存在安全通道堵塞、疏散困难、电线老化、危房较多等安全隐患。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总人数以及实际可出动 51 人,人员年龄段为 18-60 岁,性别男女各一半,职业多为社区工作人员、无业居民代表、退休人员、志愿者。

二、社区文化需求不足

在活动前我们对社会的背景进行了一些资料查找,活动过程中也采访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了解到该社区的文化需求较为匮乏,文化基础设施也较为薄弱。

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我们了解到社区活动开展频率一个月至少两次以上,活动一般做运动、游戏、文艺等为老人和儿童设计的一些活动。依据老社区的特点,老人的人数比年轻人更多,而且年轻人还去上班,很难设计为年轻人的活动。自然,联合社区的活动参与度都是以老人为主。社区活动,不仅能辅助社区区民,还能使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

但是,联合社会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因为大部分老人平时要接儿童,所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其次,由于老社区的特点,不能开展太多活动性的活动;然后,因为联合社区场地比较小,没有很广的地方,所以没有办法在社区内开展大型的文艺活动,只能在社区外举行。但是因为老人较多,社区外的大型活动也很难举行。

还有,一些老社区会遇到一些基础设施上的问题,如资金不足、维护问题等。社区基础设施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包括土地、建筑、设备和人力成本等。往往因为资金不足,导致工程无法完成或者设施无法维护;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需要长期维护,因为社区居民的需求变化,设施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善。但是,由于维护成本变高、管理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一些设施长期无人维护,影响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这也导致该社区居民文化需求较少。

三、活动主要内容

在活动前期,我们先在武汉市社区网站上搜索相关老厂矿小区。对武汉市各大社区进行了综合调查,同时对各大社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文化状况做了初步了解和调查。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了青山区。该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东北部,隔江与武汉长江新城核心区相望,是武汉市的重工业城区,国家重要的钢铁生产和化工基地。该区人口流动量大,以外来人口居多,同时依赖武钢来发展经济。经过实地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该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附近以钢铁工业、重化工业以及运输物流业为主,居民也以工人居多。我们找到该区内的东湖风景区联合社区居委会,向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社区里文化需求较为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较少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同时因为社区里以中老年人居多,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一些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也相对困难。但是他们非常欢迎我们的实践活动,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将文化送进社区,因此我们初步确定了实践服务对象。

接着我们开始着手社区活动策划,事先,每个小组成员都提交了一份活动策划方案,以便后续选择最佳方案。接着通过几次会议讨论,同时结合社区里的实际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考虑到社区里多以老年人居多,我们最终确定以“炉火映今日——回望武钢历史”为主题,邀请社区居民共同观看与武钢历史相关的工业记录片,同时设计现场提问环节邀请居民互动,以及设计手工活动环节,让居民们共绘自己心中的武钢场景,分享自己在武钢那段发展历史下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这样不仅能让社区居民充分体验这次的文化活动,同时也能增加对武钢历史文化的了解。活动方案确定后,我们预先发给社区文化负责人进行审核,修改了一些活动细节,并确定最后活动进行时间。同时,社区负责人根据我们的活动策划在社区内进行宣传,邀请社区居民前来参与。

接下来我们便开始进行活动准备。根据活动所需的相关物料以及活动预算,我们事先在网上采购了团扇、卡纸、干花、拼贴诗等相关活动物料以及活动中互动环节所需的小礼品。同时物料组的同学做好相关物资数量和价格的核算,以便后期总结核对。完成了活动策划和物资采购,活动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在活动中期,我们事先向负责人再次沟通确定活动相关流程,以及确保活动场地在活动当天能够正常使用。在活动当天,我们先提前来到社区进行相关活动准备,在电视屏上预先下载好我们所要播放的纪录片。同时,在每张桌子上摆放好活动所需的相关物料。最后等待居民的到来。随着现场居民逐渐到齐,活动会议室逐渐被坐满,我们的活动也准备开始。首先由主持人进行活动开场,向居民们介绍我们的活动目的以及活动的相关流程。接着,开始播放我们所选的关于武钢历史的工业纪录片。播放结束后,由主持人根据影片播放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在场居民们踊跃参与,每个问题基本都能回答正确,可见居民们对武钢历史本身就有充分了解。接着我们开始进行手工互动。在场居民们根据自己桌前的活动物料,随意进行创作。有些奶奶们将黏土平铺在扇子上,随意进行插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与喜好进行随意创作。有些爷爷们则利用颜料水彩在团扇和卡纸上写字作画,一笔一画,虽显笨拙,但都掩盖不住他们内心再次拿起水彩和画笔的欢喜。最后,小组成员们给社区居民们发放拼贴诗物料,由于有些爷爷奶奶们并没有读过书,写过字,因此他们并不认得诗上的字。于是每个小组成员走到他们的身边,教他们读诗认字,与他们一起进行拼贴诗创作。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欢乐。或许这正是“炉火映今日”,老人与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活动结束后,我们邀请一些居民分享他们的心得和感受,他们的嘴角都忍不住上扬地说:“快乐,就是感到快乐,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学堂里,跟着老师们一起读书写字。”当然,这次活动的快乐不仅属于他们,还有每一个乐在其中的我们。在活动结束后,我们清理了现场垃圾同时复原相关桌椅板凳,打扫结束后,我们与社区居民和相关负责人合影留念后便离开了。此次活动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虽整体圆满,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活动前期与社区负责人交流沟通不够充分,导致对社区的相关历史背景了解不够深入。不清楚该社区作为联合社区的一些基本性质,其社区居民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分散。同时,在前期对社区所开展过的一些文化活动及其开展状况没有充分了解,以及没有事先与社区负责人沟通确定好活动时长,没有考虑到周五下午学生放学较早,居民们需要早点结束活动去接孩子,导致活动过程略显匆忙。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到场居民多为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他们有些人听力不太好,且多为本地人,说话以方言居多,导致交流沟通上存在一些障碍。同时,在邀请社区居民分享自己生活或工作经历环节,由于没有做好充分暖场以及与爷爷奶奶们充分交流沟通,或许提问方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没能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身份,因此站起来分享的居民并不多,这也导致我们没能对他们进行充分了解。在以后的活动策划中,我们也更有经验同时也会吸取本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做好充分的活动策划准备

总体上来说,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下面是我们小组成员的心得感受。

四、活动心得感受

何源源:通过这次中国文学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给他人带来快乐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一起进行活动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建设过武汉的工人或者农民,虽然经历了岁月的风霜,但一点也没有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沉重,整个活动过程也很轻松愉悦,看到老人们像孩子一样开心,我感到非常的感动,像看到千里之外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

潘雅芳:在本次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和老人们的互动。从看完电影后的提问回答、邀请老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到帮助指导老人们完成手工作品的制作,每一次交流都能感受到老人们质朴纯真的性格,能感受到他们对武汉这座城市的自豪感、感受到他们对新事物满满的好奇心以及完成作品时的喜悦和快乐。这次活动整体的氛围很轻松、愉快,在给社区老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幸福所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吴雅雯:在这次社区实践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物资采集和现场物资分配调节工作,以及对社区居民的文化消费状况进行采访调查。整个活动给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老社区的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是很大的,老人们普遍愿意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从当天来参加活动的人数和居民的满意度就可以看出来。但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该社区的文化活动可能不太丰富。老人们说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很开心,也很想多参加。感受到老人们是真心喜欢我们的活动,我觉得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收获满满。

王冰语:我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能很直观地感受到那一小团黏土、一小束干花、一点颜料和画笔带给老人们的快乐,他们有的埋头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有的与周围的人展示自己的创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在邀请他们分享感受时,一位奶奶笑着说“还能有什么,就是很开心,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一样”,看着他们的笑颜,那种纯粹的快乐,感觉我们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被认可的。这次活动锤炼了我的策划能力与沟通互动技能。由于老年人的听力和视力通常不如年轻人,他们需要更多的解释和指导,通过与老年人的交流,我学会了如何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并将我的想法和建议传递给他们。我也学会了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通过与他们的互动建立信任和友谊。

徐雨萌:从活动前期策划准备到活动期间的协作交流,我感受到了难得的充实与放松——充实的安排与放松的心情。这次活动在充实了课内外生活之余,也让我认识到“让文学之光映照那些渴望诗意的心灵”绝非一句虚言。在日渐变化的现实面前,任何人当然也包含那些从幽深的矿井里、燃烧的高炉前、离开的工人前辈们,都需要用一颗诗意的心来填补、来抚慰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缺失与陌生。即使能做的有限,我们也不应忽视这样的文化需求。此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活动策划和实行中,受主客观条件限制,总有些安排可能会事与愿违,因此适当的调整和改动是难免的,这在一方面也考验了我们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龚煜煊:这次活动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便是“知行合一”。经过十几年的教育,或许我们已经从书本上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但有多少我们能够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这或许便要通过行动来考验。而这次的实践活动便是对我们课堂所学知识能否实际运用最好的考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知识能够通俗易懂的将给老人们听,让他们能够接受学习,他们的收获与认可便是我们最终的成绩。同时,这次活动也是一次快乐的传递,不仅是我们将文化送进社区,给这些老人们带去知识与欢乐,他们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收获与快乐。我想这也正是社区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五、活动反响

(一)参与人数较多,获得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吸引了社区里约20名老人的参与,其中还包括带老人参与活动的中年子女。活动结束后对部分参与者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对于这次活动的感想,活动获得了受访者的一致好评。许多老人评价此活动“能够参与此次活动,他们觉得很开心”“活动很有趣”。由此可见,本次活动活动参与者的接受程度较好,群众满意度较高。

(二)参与者融入程度较高,获得感较强。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流程众多,从手工制作到影片观看,参与者都能积极加入,尤其是手工制作的环节,参与者的积极性很高。老人们能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自主设计自己的手工作品并积极进行展示,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融入程度较高,参与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较强。

(三)普及效果较好,涉及人群范围广

本次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老人参与,其中就有年轻子女带老人参与,涉及家庭众多,较好地做到了把文化带进社区,扩大志愿活动的服务人群范围。

(四)影响积极,富有意义

本次活动在各个环节融入中华文化和武钢文化的因素,在社区内传播了文化,丰富了社区里的文化活动,给社区老人们上了一堂富有意义的中国文化课,同时也送去了关怀,本次活动得到了社区负责人的好评,影响积极。

六、活动意义

1、本次活动以“把文化送进社区”为主题,在社区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实效性的活动,进展顺利,圆满成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的文化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2、该社区文化活动较少,本次志愿活动促进了中国文学和社区文化在群众中的普及和推广,以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们的生活,更好地做到文化服务群众。

3、本次活动的主要对象为社区内的老人,其中有部分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本次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给老人们送去关怀。

4、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志愿者们主办,由社区工作者进行协作,减少了社区自主举办文化活动的工作量,为社区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5、本次志愿活动由大学生志愿者举办,在举办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策划能力、实践能力及组织能力均有较大考验,提升了志愿者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志愿者的全面发展。

6、本次志愿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学以致用,培养作为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社区的支持也为大学生志愿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在此之中了解社区情况,锻炼毅力,增长才干,培养奉献精神。志愿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7、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社会发展。

七、活动分工

组长:龚煜煊

活动策划案撰写:何源源、钟雨庭

物料采购、活动采访:岳双、吴雅雯

视频拍摄剪辑:徐雨萌、王冰语

活动报告撰写:龚煜煊(活动主要内容)

 KimYuBin(金瑜斌)(社区历史和文化需求不足)

                  杨子怡(活动反响与意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花大道
邮箱:hanhan41@whu.edu.cn

邮编:430072


鄂ICP备2023012283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402001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