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汤雨欣 李奕慧 彭楚涵 季婕 王茜 胡煜 丁耀 李关月 严艾莲 周静怡
一、前期准备
(一)组内分工
鉴于小组成员人数较多、活动任务较繁杂,我们决定在组内细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活动筹备。
第一个小组3个人,主要负责联系社区的文教委员,确定好开展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小组成员结合我们“送文化进社区”的活动目的,重点关注的是武汉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的地区,提前告知社区文教委员有关活动展开的相关策划。
第二个小组4个人,负责做好整个活动开展的策划案,包括确定活动开展形式、活动的时长、内容及步骤和活动所需物资等。针对活动对象确定好合适的活动方案,同时要考虑到方案的可实施性。
第三小组3个人,负责活动视频的拍摄和后期的剪辑工作。要求确定好拍摄和剪辑的具体人员分工,以及准备好拍摄的设备。
(二)确定目标社区
我们小组在中国社区网上查询到了粤汉里社区,发现粤汉里社区历史悠久,同时也有和其他团队合作的经历,社区的服务配置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于是在4月27日,我们与中国社区网的工作人员联系,对方的工作人员向我们提供了杨园街道办事处的联系方式。
然后我们通过杨园街道办事处联系到了粤汉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表明我们的来意。社区联系员在听过我们的初步想法之后,与社区的书记等其他领导商讨后认为这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对于社区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与外界互动交流的机会,在5月5日同意了我们的想法。
随后在5月6日我们敲定在5月13日举行活动,进入了具体的准备阶段。
(三)活动策划
1、主体活动策划
我们选择了以读书分享会作为活动的形式,并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人上台进行一本书籍的展示分享。考虑到粤汉里社区青少年空间中的小孩子大多在10岁左右,我们对我们的方案进行了调整,使得我们的书单更适合学龄儿童,最终敲定了《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和《绿叶仙踪》三本书来与小朋友进行交流。粤汉里社区也为我们的活动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比如希望我们在书籍分享中间穿插一些娱乐性的游戏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提出我们可以制作海报来更好地吸引小朋友。之后,我们再次进行三个小组的组内分工,将制作ppt、撰写讲稿和主讲三个任务分配到具体的成员上,以提升效率。
2、游戏环节策划
在粤汉里社区的建议与小组成员的共同商议下,为提升青少年们参与读书分享会的积极性,我们在活动中增添了游戏环节。我们首先让活动策划小组的每个人提出想法、其他两组成员积极补充,然后整合,通过组内投票来决定采取哪个游戏。我们最后选择了知识竞猜和“爱的抱抱”两个游戏。针对每个游戏,我们分组进行游戏策划案的撰写,以及PPT制作、文稿整理和游戏内容的具体分工。
3、细节补充
物资准备方面。针对这次活动的受众群体,我们提前购买了糖、果冻等作为游戏环节的小奖品,一方面能提高社区青少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拉进志愿者们与社区青少年之间的距离。
活动宣传方面。在粤汉里社区的建议与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后,我们为这次读书分享会活动准备海报并撰写新闻稿。
志愿者服装方面。为了在活动开展当天展现我们作为志愿者的正式性与统一性,表明我们作为武大学生的身份,表达我们对这次社区活动的重视,我们选择在活动当天统一着武大文化衫前往社区。
二、社区介绍
(一)社区历史
我们小组的活动社区为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粤汉里社区。
杨园街位于武昌区北部,建于清朝时期,源自一位洋人修建的庭园,称为“洋园”,于1961年改为“杨园”。杨园街东与洪山区和平乡交错接壤,西临长江,北以罗家路为界与青山区辖区接壤。现人口80012人,面积3.36平方千米。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洋园被更名为杨园,一直沿用至今,原来洋人盖的四栋楼房,现在是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办公室。杨园街就是以此为名。杨园街道现包含18个社区居委会,我们所到访的粤汉里社区就是其中一个。
粤汉里社区位于武昌区杨园街道西端,北靠长江,西与四十八社区接壤,东与建设社区相邻,南与四美苑社区相望,面积0.11平方公里。社区内现有居民2853户,常住人口6841人,社区党员158人,下设4党支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现有面积1122㎡。
粤汉里社区在落实“五个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亮承诺、创新高、争五星”的党建特色,倡导党员“五先五带头”,人人争当奉献之星、服务之星、创业之星、岗位之星、文明之星,促进社区党风建设,先后被授予“全市和谐示范社区”、“武昌区居民满意社区”、“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城管先进社区”、“先进吴天祥小组”、“信访工作先进社区”等31项荣誉称号。
(二)社区特色
粤汉里社区临近四美塘小学,尤其重视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社区内专门设有青少年活动空间,课余时间积极开展活动。社区重视青少年的知识积累与拓展,系统性开展我与经典读书汇活动,带领孩子们品读红色经典,走进经典著作。举办了向经典事迹致敬、书画学习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信心、展现自我的主题演讲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为每一个青少年探寻自我新的可能。去年创造性地举办了“庆六一、迎端午、国粹文化代代传”等活动,让社区青少年在互动交流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社区重视亲子关系的维系与巩固,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亲子活动,通过亲子快乐一家亲系列活动,多次联合志愿者在每周五早上在道德讲堂一起做亲子活动、亲子讲堂,一起读书,一起做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互相陪伴、增进感情、收获快乐。社区致力于提升青少年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粤汉里社区以“安全自护,从我做起”为口号,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近视预防讲座,教会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粤汉里社区内还设有“四点半学校”,并配有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双减”政策下,为青少年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减轻家长负担,推动青少年们在家长、学校、社区的共同守护下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和生活习惯,健康茁壮成长。
同时,我们小组志愿者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后发现,除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与“四点半学校”制度之外,粤汉里社区青少年空间还与武汉理工大学某学院社团对接,于每周六上午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讲座、分享会、互动游戏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展视野,不失为一种社区活动的新形式。
三、活动进行
本次志愿活动设计的两个环节“读书分享会”和游戏环节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环节,小朋友们都有着良好的表现。
读书分享会环节,因为我们主要是面对小朋友,因而选择的书籍是符合他们相应阅读能力,同时满足阅读需求的。在此次分享中,我们选择了三本书——《窗边的小豆豆》、《绿野仙踪》和《小王子》,它们都以其有趣活泼的情节、容易引发共鸣的特点,享誉中外。
除了文学方面的描写与叙述技巧的高超外,这三本书对于小朋友的性格养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分享《窗边的小豆豆》时,小朋友对于一些情节的描述:运动会、和亲切的长辈相处等,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共鸣。大家争先恐后的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我参加过运动会的短跑比赛”、“我表演过二龙戏珠“。大家将自己的经历和书中小豆豆的经历做着比较。在结束互动后,主讲人汤雨欣同学还为小朋友们点明了主旨,将我们今天想传达给小朋友们声音传递出来:每一个小朋友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窗边可爱的豆豆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学会认同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独特的生命魅力。
在分享《绿野仙踪》时,小朋友对于人物的设定表示出比较浓厚的兴趣:“铁皮人长得像个机器人”,“胆小狮?狮子还会胆小吗?”小朋友们对特别的设定所吸引。
“我看过这本书!”一个小朋友站起来,主动和大家分享着自己眼中的这本书,大致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小朋友有点磕磕绊绊又不失灵动可爱地描述着。在具体讲解每一个主人公后,主讲人季婕还有意引导小朋友们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小伙伴,他们中,有人或许像稻草人,自卑敏感却足智多谋,或许像铁皮人,外表冰冷却温柔良善,或许像胆小狮,脆弱敏感但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在分享《小王子》时,唯美的画面、言简意赅的内容、富有哲理的语录等等,都撩拨着台下每一个听众的心弦,小朋友们或许接触这本书并不多,但无不被其中画面吸引。主讲人李关月同学将主要情节和经典的语录分享给小朋友,小王子的人物形象也在讲述中跃然纸上。这本看似叙述离奇经历的书,还富有现实与治愈的特殊功能。
在游戏环节,我们设计了两个游戏:知识竞猜和爱的抱抱。在知识竞猜的环节,我们选取的主要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比如有关冬奥会、名著等的相关问题。这个环节进行的时候,我们发现小朋友们非常的活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当有的小朋友不知道答案时,有些小朋友会非常着急,好几次都是争抢着回答问题。没有能够答出问题的小朋友在最初会有些伤心,但是在之后的抢答环节也是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并没有因为一次的失败而灰心丧气。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们的知识储备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可能并没有看过游戏中提到的书籍,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还是掌握的比较好的。
设计爱的抱抱的环节,主要是想让小朋友们在活动的最后放松一下,其次也是想增进小朋友们的友情。拥抱是一种非常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礼节,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不太熟悉的小朋友们迅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游戏开始之初,小朋友们也是很开心地邀请志愿者哥哥姐姐们一起加入这个游戏,我们一起玩耍,最后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活动。
四、活动反响
在读书会分享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是最生动的、最热情的听众。志愿者们以童趣的方式进行讲述,并时不时抛出疑问,引发小朋友们的思考。他们偶尔被触发“关键词”,便会激动地睁大双眼,大声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时不时地附和主讲同学的讲述。比如,在进行《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交流时,一位小朋友提出了自己关于书中一段描述的疑惑;一位小朋友在《绿野仙踪》一书正式介绍之前,主动阐述了自己记忆中的《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位小朋友在《小王子》交流过程中被提问到“谁是你最珍视的人”时,紧紧地抱住了身旁的好朋友。他们鲜活的表情、充满童趣的话语,以及饱满的情绪,使读书分享的过程妙趣横生,好像将我们也带回到了童年的心境。在每一本书介绍的最后,我们都会提到这本书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想要讲述什么样的道理,每每这个时候,小朋友们是最聚精会神的。或许此时的他们还对这些大人们想要表达的意蕴一知半解,但我们相信有小小的种子已经埋在他们的心中,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生根发芽。
除了读书分享外,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便是游戏环节。我们惊叹于孩子们知识涉猎之广、反应速度之快。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展开大脑的竞赛,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同时体验了游戏的刺激与快乐。志愿者们还锻炼了小朋友的耐心,让小朋友们学会遵守规则,排队依次玩游戏,通过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游戏环节展现出了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有的安静却认真,有的活泼爱动,有的思考迅捷,不同的他们在游戏中逐渐了解、融入彼此,形成了小孩们特有的默契纽带。小朋友们也与志愿者迅速熟悉起来,现场气氛非常愉快,笑声连续不断。
这次面向粤汉里社区小朋友们的读书会,于我们志愿者而言是一次新奇愉悦、充满感动的体验。在准备筹划阶段,我们为了更加吸引小朋友们,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多的文化受益,绞尽脑汁更换了许多不同的方案,锻炼了我们的思考、策划与行动能力,团队的协作也越来越灵活融洽。在读书分享会中,我们感知到了如今的小朋友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世界中的时代烙印,比如更为超前地学习知识、更熟悉网络上的信息,都与年幼时的我们有些细微的不同。主讲人们也在分享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小朋友们的情绪,与小朋友们交流互动,或多或少地发掘了教育的方式,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在游戏环节中,我们和小朋友们的距离更加贴近了。我们久违的童心也好像在小朋友们的一声声欢笑中被渐渐唤醒,那些曾被我们遗忘的关于单纯和童真的精神从尘封的心底浮现,就像是我们在《小王子》分享中说到的那样,“所有的大人也都曾是小孩”。
我们的志愿者还在这场读书分享会中,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生活的发展。在活动进行中,志愿者们时不时感叹道:“现在的小朋友们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小朋友们早已对这样的社区文化活动的流程熟稔,利用活动的间隙还会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我们从中窥见了当代学生的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社会对社区的文化建设的重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确确实实在我们身边蓬勃进行着。于我们志愿者而言,在这样的志愿活动中我们完成了自我思想道德建设与个人能力的提升,培养了我们奉献助人的品质与精神,我们的文化生活也因而在不断地丰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价值。
我们希望这样有趣的活动不仅能让小朋友们在繁忙的学业中得到放松,还能对小朋友们的课程教育进行补充,以快乐的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更希望,一次小小的读书会,能够或多或少地带给小朋友们精神上的启发,成为他们有所受益的童年回忆。